就业是“六稳”“六保”之首,也是学校立德树人和人才培养的最终检验。我院落实就业“一把手”工程,坚持“班级就业委员+辅导员+专业导师+院领导”四级联动机制,打好四张“特色牌”,推动学院就业工作新发展。现将有关情况汇报如下,不当之处,敬请批评指正。
一、打好促就业“专业牌”,提升学生核心竞争力
我院拥有一支“专业强”“业务精”“情怀深”的教师队伍,通过打造数学与应用数学英才班和卓越教师班等特色班级,以抓好数学竞赛、数学建模竞赛和市场调查与分析大赛等三大学科赛事为重点,以培养师范生技能为抓手,增强学生专业素养,提高师范生教学技能,大大提升了学生核心竞争力。学院注重新生入学教育,院长讲好“开学第一课”,开设“漫谈ε-N语言”开学第一讲,通过图灵数学协会组织建模大讲堂等第二课堂活动,引导学生建立科学数学思维。
我院坚持以赛促学,近四年来,学生在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等三大赛事中,36人次获得国家级奖项、289人次获省部级奖项;在数学建模美赛中,62人次获国际性奖项;在教学技能大赛中,53人次获得国家级奖项。近三年来,我院近200名学生考取硕士研究生,其中2021届统计学专业考研录取率高达33.6%;2022届26名同学推免至中国科学院大学、北京师范大学、厦门大学等双一流高校,学院保研率8.87%,远超学校平均水平,彰显了我院学生核心竞争力。截至12月19日,我院共有75人实现了高质量就业,就业率达25.6%。
二、打好促就业“示范牌”,练就学生就业真本领
一是院领导高度重视,勇担当,做示范。一个院领导对接一个班级,引领教职工全员参与、全过程指导。通过培训专业导师、辅导员及班级就业委员的就业指导能力,深入毕业班级,分析就业形势,鼓励学生积极就业,为毕业生解决实际困难,助推就业实效。2021届研究生就业率高达100%。
二是院党委副书记带毕业班,排头兵,做示范。通过开展就业指导讲座、职业生涯规划、简历问诊、“一对一”个性化就业指导,帮助学生练就过硬就业真本领。所带17级信息与计算科学班,就业率达95.83%。今年所带18级数学与应用数学2班,保研6人,出国出境1人,已签约15人,目前就业率达36.07%,充分地发挥了就业引领示范作用。
三是学生朋辈引领,领头雁,做示范。2022届已就业学生进行经验分享,手把手带动同学参加各类就业招聘,如,18级数学2班班长成功带动4名同学一起签约芦溪中学;18级数学3班班长带动室友一起成功签约广东实验中学附属江门学校。形成了班级争先就业的态势,实现了“头雁效应”。
三、打好促就业“帮扶牌”,确保学生就业不掉队
我院坚持“多一点关爱,一个不能少,不让一个学生掉队”的理念,建立了“新生导师‘十个一’工程”、“新生助导员‘十个一’工程”、“学困生帮扶机制”、“建档立卡学生‘一对一’帮扶”等机制。院领导对接1个班级、联系1个寝室、帮扶2个建档立卡贫困生,一个导师指导4名新生,对学生进行思想引导、学习辅导、心理疏导、就业指导,实施“一人一策”精准帮扶,注重养成教育,大手牵小手,助力学生成长成才。院领导班子一对一、手把手,向用人单位重点推荐,确保学生一个不掉队。例如,我院党委书记精准帮扶经济统计班重庆籍潘同学,该生多次面试失败,就业信心大大受挫,院党委书记及时与学生谈心谈话,为其推荐就业单位,并联系88级校友顺德容里中学许校长。许校长利用重庆出差机会进行现场面试,聘任该生在容里中学担任数学老师,工资9000元。
四、打好促就业“资源牌”,拓展学生就业新渠道
学院充分利用学习指导中心,免费举办教师资格考试系列培训、考研辅导班;充分利用专业导师资源,做好学生考研志愿填报、上线调剂,就业推荐;充分利用学院国培教师资源,对学生的教师技能进行全面培训,提升学生应聘教师岗位的实践能力;充分利用校友资源,积极建立校友联系机制,使之成为推动我院就业工作的一支重要力量。坚持“走出去”,我院前往深圳、广州、清远、萍乡等地走访用人单位,坚持问题导向,共同探讨符合市场发展需求的人才培养模式。学院成立了广东深圳校友联络群,并与花都教育局签署全面合作战略协议,打造了一批优质就业基地,如:清远一中实验学校、永新三湾国际学校等,为今后毕业生拓展了就业新渠道。坚持“请进来”,近期邀请了深圳新安教育集团、宜阳新区所属9所学校、江西省华亿电子工业中等专业学校来校招聘,为毕业生提供更优质、多层次需求的就业岗位。学院每年邀请40-50家用人单位来校招聘,为毕业生提供近600个就业岗位。如,瑞金市教体局、樟树市教体局、芦溪中学等均实现一次性签约5人以上,多人与深圳外国语学校高中园、深圳新安中学、深圳坪山教育局签订三方协议,实现了高质量就业。
学院招生人数逐年攀升,学院就业工作将面临更大挑战。学院将进一步着力推动学生转变就业观念,进一步有效提升学生专业技能,进一步全面提高学生职业素养,进一步形成合力,精准帮扶,为每一个学生能就业、就好业、实现更充分更高质量的就业而努力。